當初會想看這本書是因為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一些關於熊蟲的新聞,但內容裡對於熊蟲的生存能力的描述個人是覺得些許誇大,例如:無堅不摧、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不死之身。但自已對於熊蟲也是一無所知,所以也是半信半疑。當時也沒心思去尋找關於熊蟲正式的研究資料。直到這本書的問世,雖然薄薄一本,但內容也足以讓讀者快速的對於熊蟲這類生物的種類、生活史、研究歷史及熊蟲之所以被冠上地表最強這稱號的原因和破除訪間的謠言有完整的認識。
看完這本書之後才了解到其實熊蟲沒有想像中的無堅不摧。書中作者有提到熊蟲只要不餵食飼料一陣子就會餓死,還有步行時的熊蟲身體接觸到熱水、身體碎裂或是瞬間乾燥也一樣會死亡。看完本書也才了解到原來熊蟲要處於「酒桶」(tun)狀態時才能展現對周遭環境驚人的抵抗力。熊蟲要轉變為酒桶狀時,周圍的環境必須是慢慢地乾燥,此時熊蟲會逐漸排掉身體的水分並在體內累積海藻糖以保護蛋白質與細胞膜的形狀。之後如果接觸到水,熊蟲便會慢慢甦醒。故進入酒桶狀的熊蟲,被稱為隱生(cryptobiosis)狀態。
作者還有提到像是輪蟲與線蟲,還有在苔蘚內許多單細胞生物都具有隱生的能力。作者認為這些比起熊蟲在任何苔蘚都找的到的生物或許人們應該也要覺得很厲害才對。為什麼只有熊蟲如此出名呢?作者認為是因為熊蟲長得比較可愛啦。但我是認為可能是因為熊蟲在酒桶狀的狀態下締造了許多驚人的事蹟吧,像是能承受約七萬五千大氣壓的高壓,將溫度降到接近絕對零度也沒事,送入太空中接受太陽輻射的照射仍有部分熊蟲存活。這些紀錄或許才是熊蟲能夠成為媒體寵兒及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的主要原因吧。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